医药杂质标准品
No.1供货商&生产商
为科技助跑,促人类健康
医药杂质标准品
No.1供货商&生产商
为科技助跑,促人类健康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新药及仿制药制剂开发研究流程

发布时间:2021-01-06


前期准备

详细的调查报告

一:调查产品相关资料。
二:综合评估:
1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(确立立项目的与依据)。
2 风险分析报告(调查产品存在的风险,包括试验难易程度、设备是否齐备、国家政策风险等)。
3 产品优势和劣势。
三:是否有合法原料提供,原料价格。
四:临床资料、不良反应资料及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。
五:国内及进口制剂剂型及规格。
六:产品质量标准:
1 原研标准。
2 国内首仿标准。
3 药典标准。
七:工艺研究资料。
八:专利情况:
九:国家政策情况:
十:医保情况:
十一:生产注册情况:
1 调查产品原研厂家情况。
2 国内生产申报厂家数情况。
十二:市售品(国外原研、国内首仿及销售量大的厂家)国内市场情况。
十二:列出开发本品存在的风险和难题。

采购

一:原料采购(需提供原料厂家资质、发票、检验报告、标准、购销合同等证明性文件):
1 原料的种类(口服或注射级)。
2 原料的规格(包装规格)。
3 原料药用标准(药典标准或是注册标准)。
4 采购量(注明用途及价格)。
二:辅料采购(厂里已有辅料不采购、需提供辅料厂家资质、发票、检验报告、标准、购销合同等证明性文件):
1、辅料的种类(食用、口服或注射级)。
2、辅料的规格(包装规格)。
3、辅料药用标准(药典标准或是注册标准)。
4、采购量(注明用途)。
三:对照品采购:
1 对照品的种类(含异构体)。
2 对照品的规格。
3 对照品的用途(UV或含测用)。
4 对照品采购量(注明价格)。
四:市售品的采购(并注明需提供发票、质量标准):
1 市售品的生产厂家。
2 市售品的种类(剂型)。
3 市售品的规格(产品规格和包装规格)。
4 市售品的采购量。
五:包材的采购(厂里已有包材不采购、需提供包材厂家资质、发票、检验报告、标准、购销合同等证明性文件):
1、包材的种类(口服或注射级)。
2、包材的规格(包装规格)。
3、包材药用标准(药典标准或是注册标准)。
4、采购量(注明用途)。

工艺研究

原、辅料检验:

1 确定原料的合法来源。
2 确定辅料的合法来源。
3 参照药典标准或其他相关标准对原、辅料进行检验。
4 出具检验报告书。

包装材料或容器:

拟订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:
根据产品的特点,结合相关文献资料,并提出相关文献资料等相关依据和质量标准。

处方工艺摸索:

一:设计制定若干处方进行筛选(可采用正交试验,选择原则按以下顺序):
1 参考原研处方工艺设定。
2 参考国内首仿处方工艺设定。
3 参考主流产品处方工艺设定。
4 无法获得原处方和工艺的,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自己设定(可参照药审中心指导原则进行)。
5 参照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进行相关考察。
二:确认两个或三个最佳处方工艺:
1 每个处方做出小样。
2 对小样进行影响因素、溶出等进行研究。如有必要,需进行辅料相容性试验(具体可参考化学药物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)。
3 拟定处方工艺

验证工艺:

一:处方工艺验证:
1 用拟定的处方工艺通过在车间放大生产(三批)。
2 并填写生产批记录。
二:检验(检验标准为参照原研、国内首仿或国内主流产品、药典等拟订的本品质量标准草案,草案应不低于被仿标准):
1 产品合格。
2 产品不合格,则重新进行处方工艺筛选。
三:确定处方工艺(证实拟定处方工艺的可行性)。

中试生产:

车间放大生产三批(用于后续研究):
1 用确定的工艺在车间生产三批。
2 填写生产批记录。

影响因素:

进行影响因素试验(取中试一批或三批和参比制剂,方法及检测项目参考中国药典):
一:0天取样测定。
1 高温试验。
2 高湿试验。
3 光照试验。
二:5天取样测定。
1 高温试验。
2 高湿试验。
3 光照试验。
三:10天取样测定。
1 高温试验。
2 高湿试验。
3 光照试验。

质量研究

质量标准研究:

质量标准研究(可参考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):
一:参照标准(参照原研、国内首仿或国内主流产品、药典等拟订的本品质量标准草案)。
二:检测项目(品种及剂型不同检测项目不同,研究品为中试三批和参比制剂):
1 性状(外观)。
2 鉴别(理化鉴别和光谱鉴别)。
3 一般检查项(按中国药典制剂通则)。
4 微生度检测(需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试验)。
5 溶出度(取其中一批应在不同溶媒、用不同方法,例如篮法、浆法,转速等等做选择对比研究,确定溶出度检测方法。然后三批和对比制剂均应做溶出度曲线,溶出度对比数据进行f2因子分析)。
6 有关物质(需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试验)。
7 含量测定(需进行完整的方法学验证试验)。
三:出具中试样品检验报告书。

稳定性研究:

根据产品的剂型按照药典的相关要求进行相关项目的考查,按拟订的质量标准草案进行检验中试三批及参比制剂,确定其稳定性,为产品有效期的确定提供依据。(可参考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)。
一:0月检测。
二:加速1月检测。
三:加速2月检测。
四:加速3月、长期3月检测。
五:加速6月、长期6月检测。

药理毒理研究

自己查找并提供国内外相关临床试验资料。
生物等效性试验或其他临床试验(一般是三期临床)委托。

临床研究

参照仿制药申报注册程序。(附)
注:现场考查需动态三批。


返回

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:0755-66853366
市场部:136 7004 6396 (微信同号)
邮箱:sales@chem-strong.com
办公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碧新路2055号佳业广场1201室
*本公司所有产品仅供研发使用,不能用于人体或动物临床

扫码关注

振强官微

技术推文公众号

版权所有 2006-2024 © 深圳振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19155981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

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:0755-66853366
市场部:136 7004 6396 (微信同号)
邮箱:sales@chem-strong.com
办公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碧新路2055号佳业广场1201室
*本公司所有产品仅供研发使用,不能用于人体或动物临床

扫码关注

振强官微

技术推文公众号

版权所有 2006-2024 © 深圳振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备案号:粤ICP备19155981号
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